TimS的理財規劃園地

其實人生理財沒有絕對的真理。利用這個園地分享個人對於人生理財的看法,也歡迎您的意見。

星期五, 2月 02, 2007

語言是思考的限制

──朋友問我:「你有負債嗎?」「有,而且很多。」

我們用語言思考,所以語言是思考的基礎,但是也是因為如此,語言形成了思考的限制。每個詞彙除了文字上的意義之外,可能還會附加上正面或者負面的社會評價。舉例來說,當大多數人看到「投機」這個詞的時候,直覺的反應大多都是不好的。因為從「投機」會直覺聯想到「投機取巧」,這是一個貶抑的詞彙,所以「投機」讓人覺得有不勞而獲,獲得不當利益的感覺。

但是如果我們用的不是中文,而是英文。那麼您將會發現,「投機(speculation)」在英文裡面,並不會那麼令人反感。Speculation 原本的意義是「思考、沉思、推測」,後來隨著時代改變才附加上在金融市場上猜測未來價格變化,並且採取高槓桿操作以換取高報酬的意涵。speculation 在西方並未附帶有「不勞而獲」的意義,所以不像中文的「投機」那麼負面。

所以您將會發現,很多西方的金融從業人員標榜自己是「投機客」,這對他們來說,就好像標榜自己是「冒險家」一樣,在揭露高風險的同時也帶有炫燿自己勇氣過人的味道;但在台灣或者中國,大家都要自稱是「投資人」,「投機客」聽起來就是專耍小聰明、佔人便宜的感覺。同一個行為只因為語言不同就造成大眾的接受度不同聯想的方向不同這就是語言所造成思考的限制

回到朋友與我的對話。「負債」這個名詞在中文裡面也是不好的詞,因為「負」本身就是負面的,債又是不討人喜歡的東西,所以兩個字合起來也就更負面了。如果拿「負債族」跟「月光族」相比較,您會不會覺得「月光族」聽起來浪漫多了?

在理財規劃的領域內,只要一個人買了房子,十之八九他都會變成「負債族」。王永慶當年蓋六輕的時候,跟政府聯貸借了幾千億,他更是台灣頭號的「負債族」(註)。如果要您選擇:您要當「王永慶」還是要當「月光族」?我想每個人都會選擇前者;但是如果要您選擇,您要當「台灣頭號負債族」還是「月光族」?我想能夠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的人可就不多了。這就是大多數人都當不成王永慶的原因。

註:其實王永慶並不是以個人名義貸款,而是用旗下企業貸款。不過這個主題大到可以另開一篇文章,在此就不深入討論了。

2 Comments:

  • At 2/02/2007 03:38:00 下午, Blogger bill said…

    然而語言中某些詞彙所象徵的褒貶, 其實是該國或該民族過去文化的反映.

    詞彙是一個符號, 當小孩子聽到父母師長講出某個詞彙時總是語帶貶義, 他自然以後就會如此理解那個詞彙. 這一代人的理解多半是傳承自上一代, 上一代又傳承自上上一代, 所以說起來就是民族沿襲下來的文化...

     
  • At 2/02/2007 10:13:00 下午, Blogger 許利銘 said…

    的確,不過這也要看這個詞究竟是中文的固有詞彙,還是翻譯過來的外來語。固有詞彙比較反映文化傳統,外來語則會嚴重受到當初翻譯者主觀判斷的影響。

    其實我很想去查查看「投機」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在中文究竟是在哪邊,不過我不知道從何管道下手。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