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S的理財規劃園地

其實人生理財沒有絕對的真理。利用這個園地分享個人對於人生理財的看法,也歡迎您的意見。

星期二, 7月 17, 2007

「風險承受度」測驗只是一個笑話

這個問題在之前的空頭市場沒辦法討論,但是現在差不多可以談了。

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度」測驗在理財規劃理論裡面被奉為圭臬,甚至連金管會都規定銀行從事財富管理業務的時候,一定要先對客戶做過風險承受度測驗之後才能提出建議,不然就是失職。在理財規劃產業的包裝之下,風險承受度是決定客戶資產配置的重要依據,我們這些理財規劃從業人員會依照客戶的風險承受度提供適合的資產配置──保守型的客戶給保守的投資組合,穩健型的客戶給穩健型的投資建議……,以此類推。

但是我們不會告訴你三件秘密:首先,「風險承受度」就像天氣一樣,是會天天變的,所以,它根本就是沒辦法準確測量的。當 Internet 泡沫破滅、美國遭受恐怖攻擊、娜莉颱風把大半個台北市變成台北湖的時候,加權指數暴跌到三千點,每個「理財專家」都告訴你「現金是王」,搬出一堆可怕又奇怪的經濟學理論來嚇你,在這種氣氛下,每個投資人都視「風險」如鬼魅,每個人做出來的「風險承受度」測驗做出來都是害怕風險的,那時候,大家一心一意只想要保本而已;相反地,現在股市已經站上九千點,說不定幾個月內就會站上一萬點。現在做「風險承受度」測驗,投資人還會像當年一樣保守嗎?當然不會。

第二件關於風險承受度的秘密是:根據「風險承受度」測驗給出來的投資建議,先天上就是很差勁的建議。股市三千點跟股市九千點,哪個時候適合採取積極型的投資部位?無庸置疑的,當然是三千點的時候應該採取積極攻擊型的投資策略。但是三千點的時候,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度是很低的,所以理財專家給你的是保守型的投資建議;甚至連你做出來的風險承受度測驗是積極型的投資人,理財顧問還是會給你保守穩健型的投資建議。為什麼?因為連理財顧問自己都被市場嚇壞了,哪裡敢叫人採取積極型的投資?到了現在九千點了,大家心理變樂觀了,理財顧問才開始提供積極型的投資策略,這不是很奇怪嗎?三千點的時候相對保守,九千點的時候相對積極,這就是「風險承受度」測驗先天的問題;因為投資人總是在股市低點的時候恐慌,股市高檔的時候冒險犯難,這就是人性,也就是風險承受度測驗先天的「罩門」。

最後一個秘密:風險承受度測驗既然對投資人不利,那為什麼理財顧問還要做風險承受度測驗呢?答案是:風險承受度測驗對客戶不利,對理財顧問可是好處多多。一方面,它是理財顧問的護身符──我為什麼沒有勸你在股市低檔的時候投資呢?因為你那時候是保守型的投資人啊!我怎麼知道你現在突然變成積極型投資人了呢?(這當然只是藉口,任何在市場裡面夠久的人都知道投資人的心理是會改變的。)另一方面,做過風險承受度測驗之後,理財顧問可以更快速地賣出產品,因為從風險承受度中,理財顧問可以清楚看出客戶想要買的是哪種的商品。至於這些商品對客戶好不好,這就不重要了,不是嗎?再怎麼說,這些產品都是客戶自己想要買的,所以我們是在具體實踐理財規劃業的最高宗旨,「根據客戶的需要,提供量身訂做的投資建議」,沒錯吧?

3 Comments:

  • At 7/29/2007 12:41:0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首先恭喜你,托福考了非常好的成績,Reading還拿滿分。我想,大概沒有幾個人會認為你才過去加拿大三個多月而已。

    想想也是,派最優秀的人出去,怎麼可能會有不好的成績呢?

    相信你申請學校會很順利的。只是,真的要在這兩年行情大好時待加拿大,貢獻給加拿大政府那麼高的稅?

    雖然偶爾跟你通電話,不過,已經很久沒上你的BLOG,看到新文章,回應一下。

    如果所謂的「風險承受度」測驗是評估客戶的「貪」與「懼」的程度,那,當然就像溫度計,不同的天氣,出現的評量結果就不同,尤其是越關心金融市場表現的客戶越是如此。

    但,如果「風險承受度」測驗是客觀的評估標準,無關於客戶對當時金融市場的樂觀與悲觀程度,也非短期的情緒衡量指標,而是忠實客觀的評析客戶未來對現金流量的需求,以及,在特定期間內可以承受的淨值波動幅度。那,我想,意義就不一樣了。

    在財務投資這件事情上面,我向來覺得,需要注意、值得討論的只有投資決策者可以掌控、決定的變數,譬如所選擇的金融工具、標的的選擇、部位的規模、槓桿的使用比率、信用的形式、停損與加碼的決策基準,等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投資評價與決策系統。

    至於投資組合的期望報酬率、實際可能遭遇的風險等等,都是結果。老實說,花再多時間去分析投資組合的期望報酬率與風險,終究,都必須是由以前述可控制變數決定。

    忍不住要補充一下,很有趣,通常一般人談到風險指的都是最大可能損失。事實上,風險是中立的字眼,只是波動幅度的表現,可以是正的,即利潤,或負的,即虧損。

    在分析與思考的過程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把風險與期望報酬率弄混了。或者,可以這麼說,每個人都希望追求最高的期望報酬率,可是又不願意承擔高的風險。殊不知,追求高的期望報酬的行為本身,即是讓部位承擔高風險。而最高的風險通常必然存在於決策者根本不認為自己的投資決策在本質上是高風險的狀態,於是乎不自覺的承擔極高風險。

    Jack

     
  • At 8/01/2007 02:32:00 上午, Blogger 許利銘 said…

    我從來沒有想過如何去客觀地衡量風險承受度。不過換個角度想,現金流量分析本身也不見得就能避免以上的問題。

    舉例來說,股市下跌,景氣衰退,大部分的上班族飯碗都會變得更不確定,於是乎客觀的風險承受能力也下降了。但是風險的需要度卻上升了,因為財產縮水之後,離原來的財務目標更遠了,於是乎更需要從事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

    這幾年來,我越來越覺得理財規劃的基本理論架構有嚴重的缺陷。但是,我看不到答案在哪裡。

     
  • At 8/01/2007 03:15:00 上午, Blogger 許利銘 said…

    至於是否留在加拿大的決定。還記得我們之前還討論過,我們兩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傾向:我們總是傾向把人生的重要事件延後,先賺到錢再說。當時你還信誓旦旦地說這真的是一個不好的傾向。怎麼現在又陷入同樣的思考窠臼之中了呢?

    再說,需要繳多少稅呢?了不起這兩年我賺一億好了,假設我待在加拿大,我的稅後所得大概會減少三千萬(考慮到稅也有複利效果),也就是只剩下七千萬的稅後獲利。

    一個選項是賺七千萬,同時早點適應加拿大的生活;另一個選項是賺一億,但是延長適應加拿大生活所需要的時間。對我來說,我選擇前面一個。

    更何況,一億只是想像中的獲利。沒有人知道它會不會發生。如果我未來兩年只賺到一千萬呢?那我不就變成只為了區區三百萬而延後了我整個移民的計畫?萬一 2008 年兩岸發生戰爭,所有的股票都變成廢紙,那我放棄留在加拿大的決策豈不是更沒有價值?

    別忘了凱因斯說過的話:「長期來說,我們都死了。」明年的這個時候我還是不是活在這個世上?Who know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