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S的理財規劃園地

其實人生理財沒有絕對的真理。利用這個園地分享個人對於人生理財的看法,也歡迎您的意見。

星期五, 4月 29, 2005

關於現金卡的調查資料

廣告誤人 逾半現金卡友「苦」 陳毓婷/台北報導

「卡債逼死人」的情況到底有多嚴重?上海商銀指出,近兩年來現金卡氾濫,因為卡債問題求助生命線的案例驟增。根據上海商銀與生命線合作委託蓋洛普市調發現,有超過二成五以上的現金卡使用族群,因為廣告而相信現金卡可以實現人生、築夢。

可別輕忽現金卡電視廣告的影響力。根據蓋洛普市調結果發現,現金卡持卡人中有高達26.42%相信且認同現金卡可以實現夢想的廣告。另外,有20.99%的持卡人認為,現金卡是累積信用的好方法,相信現金卡越借越可以累積信用。此外,還有18%的持卡人使用現金卡以債養債。

由這項蓋洛普的市調發現,有超過一半的現金卡持卡人因為電視廣告產生錯誤的價值觀及使用觀念。更嚴重的是,這群觀念錯誤的現金卡族群平均持有兩張現金卡,而且負債收入比超過3倍。
從蓋洛普調查交叉分析,月收入低於4萬元以下的持卡人較容易受現金卡廣告內容影響。月收入低於4萬元的族群中,又以男性受到廣告內容影響的程度較高,平均擁有2.11張現金卡,高於女性的1.73張。

收入低,又因為觀念錯誤而使用現金卡,最後將深陷負債泥淖難以脫身。根據蓋洛普市調顯示,通常年齡層介於25-29歲,且月收入低於3萬元的現金卡持卡人相信,現金卡可以用來創業或留學等長期用途。這個族群平均擁有2.23張的現金卡,平均負債金額為15.89萬元,負債收入比高達6.31倍。

負債收入比高達6.31倍意味著,持卡人必須連續六個月以上把薪水全部還給銀行,才能還得清負債。如果持卡人每個月只繳最低3%的還款金額,高達18.25%利率,在五年後將滾出一倍的新債。這也難怪金管會終於決定出面約束發卡銀行,禁止銀行以廣告灌輸消費者錯誤的使用觀念。

資料出處:中時電子報

星期四, 4月 07, 2005

「投資績效測不準定律」

物理學上有一個「測不準定律」,意思是說,如果您觀察的粒子很小,那麼由於您的觀測行為會影響這個粒子的運動,當您「看到」這個粒子的時候,那個粒子其實已經不在原來的地方了。

我認為投資績效的評估上,也有一個「測不準定律」。我們都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優秀的操盤手、投資顧問或者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人,他能夠用很好的投資報酬率幫我們增長我們的財富。問題是,如何找到那個人呢?

要知道一個操盤手的能力,一定要經歷過多頭市場跟空頭市場。在市場活得夠久的老手就知道,股市在漲的時候,賺最多的人一定是剛入股市的新手。因為「初生之犢不畏虎」,他們沒有風險意識,最敢衝,最敢擴張信用,所以賺最多。但是一旦盤勢反轉,往往能夠存活下來的都是老手。

問題是,每次股市的漲跌,都有不同的題材。民國 76 到 78 年的台灣股市,走的是土地資產暴漲的行情。到了 78 到 79 年間,已經完全是籌碼炒作的行情。到了 86 到 89 年間,走的則是電子股的大多頭行情。至於 90 年代,則是走傳統產業以及原物料的題材。所以光看一波起伏,似乎是不夠的。為了了解這個操盤手是否具備足夠的彈性,能夠適合各種不同的市場,我們似乎應該多觀察幾次的多空行情。

然而,人的青春是有限的。觀察完三波的多空行情之後,這個操盤手也已經老了二十歲。假設他從 30 歲開始擔任基金經理人,現在也已經 50 歲了。50 歲的操盤手還能維持 30 歲時的衝勁嗎?他不會因為年紀的增長而愈來愈保守嗎?

我的意思並不是世界上沒有優秀的操盤手。就像一個被觀測的粒子一樣,它的確曾經出現在那個位置上,只不過當您「看到」它的時候,它已經不在那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