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S的理財規劃園地

其實人生理財沒有絕對的真理。利用這個園地分享個人對於人生理財的看法,也歡迎您的意見。

星期二, 7月 17, 2007

「風險承受度」測驗只是一個笑話

這個問題在之前的空頭市場沒辦法討論,但是現在差不多可以談了。

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度」測驗在理財規劃理論裡面被奉為圭臬,甚至連金管會都規定銀行從事財富管理業務的時候,一定要先對客戶做過風險承受度測驗之後才能提出建議,不然就是失職。在理財規劃產業的包裝之下,風險承受度是決定客戶資產配置的重要依據,我們這些理財規劃從業人員會依照客戶的風險承受度提供適合的資產配置──保守型的客戶給保守的投資組合,穩健型的客戶給穩健型的投資建議……,以此類推。

但是我們不會告訴你三件秘密:首先,「風險承受度」就像天氣一樣,是會天天變的,所以,它根本就是沒辦法準確測量的。當 Internet 泡沫破滅、美國遭受恐怖攻擊、娜莉颱風把大半個台北市變成台北湖的時候,加權指數暴跌到三千點,每個「理財專家」都告訴你「現金是王」,搬出一堆可怕又奇怪的經濟學理論來嚇你,在這種氣氛下,每個投資人都視「風險」如鬼魅,每個人做出來的「風險承受度」測驗做出來都是害怕風險的,那時候,大家一心一意只想要保本而已;相反地,現在股市已經站上九千點,說不定幾個月內就會站上一萬點。現在做「風險承受度」測驗,投資人還會像當年一樣保守嗎?當然不會。

第二件關於風險承受度的秘密是:根據「風險承受度」測驗給出來的投資建議,先天上就是很差勁的建議。股市三千點跟股市九千點,哪個時候適合採取積極型的投資部位?無庸置疑的,當然是三千點的時候應該採取積極攻擊型的投資策略。但是三千點的時候,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度是很低的,所以理財專家給你的是保守型的投資建議;甚至連你做出來的風險承受度測驗是積極型的投資人,理財顧問還是會給你保守穩健型的投資建議。為什麼?因為連理財顧問自己都被市場嚇壞了,哪裡敢叫人採取積極型的投資?到了現在九千點了,大家心理變樂觀了,理財顧問才開始提供積極型的投資策略,這不是很奇怪嗎?三千點的時候相對保守,九千點的時候相對積極,這就是「風險承受度」測驗先天的問題;因為投資人總是在股市低點的時候恐慌,股市高檔的時候冒險犯難,這就是人性,也就是風險承受度測驗先天的「罩門」。

最後一個秘密:風險承受度測驗既然對投資人不利,那為什麼理財顧問還要做風險承受度測驗呢?答案是:風險承受度測驗對客戶不利,對理財顧問可是好處多多。一方面,它是理財顧問的護身符──我為什麼沒有勸你在股市低檔的時候投資呢?因為你那時候是保守型的投資人啊!我怎麼知道你現在突然變成積極型投資人了呢?(這當然只是藉口,任何在市場裡面夠久的人都知道投資人的心理是會改變的。)另一方面,做過風險承受度測驗之後,理財顧問可以更快速地賣出產品,因為從風險承受度中,理財顧問可以清楚看出客戶想要買的是哪種的商品。至於這些商品對客戶好不好,這就不重要了,不是嗎?再怎麼說,這些產品都是客戶自己想要買的,所以我們是在具體實踐理財規劃業的最高宗旨,「根據客戶的需要,提供量身訂做的投資建議」,沒錯吧?